铝合金牺牲阳极原理

  • 发布时间:2025-08-08 15:11:36,加入时间:2025年05月13日(距今87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东明路北174号农资大
  • 公司:河南科捷制造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孙,手机:15093325805

铝合金牺牲阳极的保护原理基于电化学腐蚀中的 “牺牲阳极法”(属阴极保护技术的一种),核心是利用铝合金与被保护金属(通常是钢铁)之间的电极电位差异,通过自身优先腐蚀产生电流,使被保护金属处于 “阴极” 状态而避免腐蚀。具体原理可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电极电位的差异:形成腐蚀电池的基础

· 金属的电化学活性差异:在同一电解质环境(如海水、土壤、淡水)中,铝合金的电极电位(约 - 1.05V 至 - 1.15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 SCE) 比钢铁(约 - 0.44V)更负(更活泼)。

· 自发形成原电池:当铝合金(牺牲阳极)与被保护的钢铁结构通过导线或直接接触连接,并共同浸泡在电解质中时,会形成一个闭合的 “腐蚀电池”:

· 铝合金作为阳极(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自身被腐蚀溶解;

· 钢铁作为阴极(不活泼金属),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不被腐蚀。

二、阳极的氧化反应:牺牲自身保护阴极

铝合金牺牲阳极在电解质中发生的核心氧化反应(以含锌、铟、锡等合金元素的铝合金为例)为:

· 铝原子失去电子,生成铝离子(Al³⁺)进入电解质:
2Al - 6e⁻ → 2Al³⁺

· 合金中添加的锌(Zn)、铟(In)等元素会促进阳极均匀溶解,避免 “钝化”(表面形成氧化膜阻碍电流输出),确保持续提供保护电流。

三、阴极的还原反应:钢铁免受腐蚀

被保护的钢铁(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消耗阳极提供的电子,避免自身被氧化(腐蚀):

· 若电解质中存在氧气(如海水、潮湿环境),发生吸氧还原:
O₂ + 2H₂O + 4e⁻ → 4OH⁻

· 若存在氢离子(酸性环境),发生析氢还原:
2H⁺ + 2e⁻ → H₂↑

无论哪种还原反应,钢铁表面都不会产生 Fe²⁺或 Fe³⁺(锈蚀的主要成分),从而实现保护。

四、电流的持续流动:保护的关键

· 铝合金阳极溶解产生的电子通过导线(或直接接触)流向钢铁阴极,电解质中的离子(如 Cl⁻、Na⁺)则形成电流回路,确保电子持续从阳极转移到阴极。

· 保护效果取决于阳极输出的电流密度:需根据被保护结构的表面积、环境腐蚀性(如海水比淡水导电性强),设计阳极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使钢铁表面的保护电流密度达到 0.01-0.1mA/m²(不同环境要求不同)。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