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带炉是一种以金属网带为输送载体的连续式热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小件金属制品(如标准件、轴承、五金件等)的退火、淬火、回火、渗碳等工艺。其结构设计围绕 “连续输送、均匀处理、高效适配小件批量生产” 展开,相比箱式炉、推杆炉等设备,在结构上具有独特优势,具体如下:
一、网带输送系统:适配小件连续化生产,传输稳定高效
网带是网带炉最核心的结构部件,直接决定其对小件产品的适配性:
高强度网带设计:网带材质多为耐热合金钢(如 310S、Cr25Ni20),可承受 800-1100℃高温,且网眼密度根据工件尺寸设计(如小件用密网带防掉落,大件用疏网带减重),确保工件在传输过程中不卡顿、不堆积。
无级调速传输:网带由变频电机驱动,传输速度可在 0.1-5m/min 范围内精准调节,配合炉体长度(通常 5-30m),能灵活控制工件在炉内的加热、保温、冷却时间(如轴承滚子渗碳需 6-8 小时,可通过降速实现长时保温)。
连续无间断作业:工件通过上料机构(如振动料斗、人工摆盘)均匀放置在网带上,随网带依次经过各工艺区,无需分批装炉 / 出炉,单条生产线小时处理量可达数千至数万件(如螺栓、螺母等标准件),大幅提升批量生产效率。
二、炉体分区结构:精准控制多段工艺,适配复杂热处理需求
炉体沿网带传输方向分为多个独立功能区,结构上实现 “分段控温、梯度调节”,满足多步骤热处理工艺:
模块化功能分区:典型结构包括:
预热区:将工件从室温缓慢加热至设定温度(如 200-400℃),避免因骤热导致变形(如薄壁件、精密零件);
加热 / 工艺区:核心处理区(如淬火加热至 850℃、渗碳温度 920℃),配备高密度加热元件(电阻丝、辐射管),确保温度均匀;
保温区:维持设定温度,使工件内部组织充分转变(如奥氏体化、碳氮原子渗透);
冷却区:根据工艺需求设置(如油冷、水冷、空冷),快速将工件降温至目标温度(如淬火后冷至 200℃以下)。
各区独立控温:每个区域配备单独的温控传感器(热电偶)和加热系统,通过 PLC 实现精准控温,温差可控制在 ±5℃以内(高端设备达 ±3℃),确保不同工艺阶段的温度稳定性。
三、气流循环与密封结构:提升加热均匀性与环境适应性
网带炉通过优化炉内气流和密封设计,解决小件热处理的 “受热不均” 和 “防氧化 / 渗剂泄漏” 问题:
强制热风循环:炉顶或侧部安装高温循环风机,配合导流板使热气流在炉内形成闭环循环,确保网带上下、左右的温度均匀(避免边缘与中心工件温差过大),尤其适合形状复杂的小件(如齿轮、异形件),保证各部位性能一致。
密封与气氛控制:
炉体采用全焊接钢结构,网带进出口设置气封装置(如氮气帘、水封),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氧化)或内部保护气氛 / 渗剂泄漏(如渗碳时的甲醇、);
对于需保护气氛的工艺(如光亮退火),可通过气氛流量计精准控制氮气、氢气等气体的通入量,维持炉内微正压(50-100Pa),确保工件表面光亮无氧化。
四、紧凑化布局与易维护结构:节省空间且降低运维成本
网带炉在结构设计上注重空间利用率和后期维护便利性:
卧式直线布局:炉体沿水平方向延伸,占地面积与产能比更优(如处理小件的小型网带炉仅需 10-20㎡),可灵活嵌入生产线(如与前端冷镦机、后端清洗线衔接),形成 “成型 - 热处理 - 精整” 一体化流程。
模块化可拆卸设计:
网带可通过端部张紧装置快速拆卸更换,减少停机维护时间;
加热元件(如电阻丝、辐射管)采用插拔式安装,便于单独更换损坏部件,降低维修成本;
炉底设置集渣槽(针对渗碳、淬火等工艺),可定期清理废渣,避免杂质堆积影响加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