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 “好与坏”,居民最有发言权(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北京市场调研)。但传统自我评估易陷 “报喜不报忧”,难反映真实需求。民安智库受委托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社会满意度第三方调查,通过 “多元调研方法 + 全维度内容覆盖 + 专业数据支撑”,跳出行政干预局限,精准捕捉居民心声,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升级提供客观依据。
一、科学调研:多元方法 + 大样本,确保数据真实覆盖
为避免 “样本偏差、反馈片面”,民安智库采用 “三维调研组合拳”,兼顾不同居民群体的表达习惯:
电话访问 + 网络问卷 + 现场拦截:电话访问覆盖老年居民(占比 30%),解决 “不会用手机填问卷” 的问题;网络问卷推送给年轻家庭(占比 50%),通过社区群、政务 APP 定向发放;现场拦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市设点(覆盖 20% 流动居民),确保 “常去基层机构的居民” 反馈不遗漏。
4500 份抽样,覆盖全人群:按 “常住居民年龄、家庭类型(普通家庭 / 特殊人群家庭)、就诊频率” 分层抽样,避免 “只调查高频就诊居民” 的偏差。例如针对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等重点人群,单独增加样本占比(25%),确保特殊需求被重视。
二、全维度调查:聚焦 “居民关心的实际问题”,不做表面文章
调查内容紧扣公共卫生服务核心场景,从 “基础服务、家庭医生、疫情防控” 三大维度,拆解成居民可感知的具体问题,避免 “笼统评分”:
基层机构服务落实:问 “最近 1 次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顺利买到常用药”“儿童疫苗接种是否提前通知”,某区调查发现 “35% 居民反映‘常用药缺货’”,推动基层机构优化药品储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细化 “是否知道自己有家庭医生”(知晓率)、“重点人群(老人 / 慢性病患者)是否 100% 签约”(覆盖率)、“就诊时是否优先接诊”(服务效率),数据显示 “老年居民家庭医生知晓率仅 58%”,助力推出 “家庭医生信息公示栏 + 社区宣讲会”;
常态化疫情防控评价:关注 “基层机构核酸检测排队时长”“防疫知识宣传是否清晰”,某社区调查后优化 “分时段检测预约”,排队时长从 1 小时缩至 20 分钟。
三、第三方价值:弥补自我评估缺陷,输出可落地建议
作为独立第三方,民安智库的核心优势在于 “客观、专业、有经验”:
客观无干预:调查全程独立开展,数据不经过公共服务部门筛选,如实呈现 “居民不满点”,例如某区自我评估 “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 85%”,第三方调查发现实际满意度 62%,差异源于 “自我评估未覆盖偏远社区居民”;
专业经验支撑:依托与深圳、广州等多地公共服务单位的长期合作,能快速定位 “共性问题与区域特色痛点”—— 如一线城市侧重 “服务效率”,三四线城市关注 “药品供应”;
案例背书可信:过往完成上百例公共服务调查(立法第三方评估、供水 / 燃气满意度、扫黑除恶测评),累计调研样本超 1000 万,例如深圳供水服务评估、广州扫黑除恶测评,均推动服务优化落地。
民安智库的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本质是 “居民诉求与政务改进的桥梁”—— 既让居民 “有处说话、说了有用”,也让公共服务部门 “看清问题、知道怎么改”。通过专业第三方视角,让数据真正服务于民生,助力构建更贴合居民需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