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选型
优先采用铂金催化加成型硅胶(食品级/工业级)
硬度:30-40 Shore A(兼顾细节还原与耐用性)
固化剂添加比例:严格控制在1.5%-4%范围内
辅助工具
脱模剂:蜡基或水基专业制剂(洗洁精稀释液可应急替代)
真空脱泡机(必备)及电子秤(精度0.1g)
支撑架:3D打印框架防硅胶渗漏
二、标准化操作流程
1. 原型预处理
清洁:无绒布除尘+酒精浸泡去脂(尤其3D打印件)
修补:原子灰填补表面缺陷
脱模处理:薄涂凡士林(≤0.1mm)或专用脱模剂
2. 硅胶调配
混合规范:
A/B组分先分别搅匀,再按重量比混合
搅拌时长≥5分钟至无丝状物
消泡关键:真空脱泡3-5分钟(无设备则缓慢倾倒+牙签挑泡)
3. 浇注成型
分层浇注:每层厚度≤15mm,间隔10分钟再浇后续层
复杂结构处理:
倒灌法优先(减少气泡)
边缘加设8mm圆形流道
固化控制:
25℃环境自然固化(冬季预热混合液至25℃)
冷藏延缓固化利于气泡上浮
三、缺陷解决方案
问题类型 |
处理方案 |
表面气泡 |
针尖挑破+真空二次脱泡 |
局部不固化 |
检查混合均匀度或固化剂比例 |
模具粘连 |
脱模前注水浸润15秒或喷涂脱模剂 |
边缘开裂 |
硅胶硬度提升至40A+减少折叠存放 |
四、进阶工艺技巧
纹理强化:原型表面喷涂纹理增强剂提升细节还原度
大尺寸拼接:分块制作模具,接缝处预留锁模结构
旧模翻新:专用硅胶清洗剂浸泡+补浇新硅胶层
五、安全与维护
防护要求:通风环境+口罩手套
模具保养:
使用后立即清水冲洗残留物
悬挂存放防变形,定期涂抹硅胶保护剂
注:操作时间受温度影响显著,25℃时建议40分钟内完成浇注。首次操作务必试模验证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