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法治教育 VR六大保护知识学习系统

  • 发布时间:2025-09-22 16:59:20,加入时间:2025年09月12日(距今10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布吉圩社区吉华路69号中心广场
  • 公司:深圳市星幻元宇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卢先生,手机:19902902648 微信:szdstouch50

 VR超级消防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等复杂场景增多,火灾隐患随之增加,而公众普遍存在“消防知识薄弱、应急技能不足”的问题——据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居民火灾中,因“不会使用灭火设备”“误判逃生路线”导致的伤亡占比超60%。传统消防宣传多以“海报、手册、讲座”为主,存在“互动性差、记忆点弱、实操感缺失”的短板,难以让公众真正掌握应急技能。

在此背景下,“VR超级消防员”项目依托体感交互技术,打破传统宣传的时空限制,将“消防知识学习”与“沉浸式游戏体验”深度融合。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场景中的奔跑、接物、灭火等核心动作,让体验者在“边玩边学”中掌握消防标识识别、灭火设备使用等关键技能,弥补传统宣传“重理论、轻实操”的不足,为全民消防教育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什么是VR超级消防员?

“VR超级消防员”是一款以“消防知识科普+体感交互体验”为核心的沉浸式教育产品,通过“硬件设备+软件关卡”的组合,让体验者以“第一视角+动作操控”的方式参与消防模拟。

1、软件关卡设计(3大核心体验模块)

(1)奔跑消防员:模拟“火灾现场疏散”场景

体验流程:体验者通过“原地跑步”动作控制游戏内角色前进,通过“左右侧身”躲避场景中的障碍物(如掉落的横梁、冒烟的货架),同时需识别沿途的“安全出口标识”“禁止通行标识”——只有正确避开危险区域、找到安全出口,才能通关。

(2)接物消防员:模拟“消防设备领取”场景

体验流程:体验者通过“伸手抓取”动作,隔空接住从屏幕上方落下的“消防设备道具”(如灭火器、消防水带、防毒面具),需在规定时间内接对“对应场景所需的设备”。

(3)模拟灭火:模拟“真实火灾扑救”场景

体验流程:体验者通过“双手展开”动作激活灭火模式,通过“移动手臂”调整灭火器喷射方向,对准屏幕中“不同类型的火源”喷射——需选择正确的灭火方式,扑灭所有火源即可通关。

2、特色功能:排行榜激励机制

系统实时统计体验者的“通关时间、知识问答正确率、灭火成功率”,生成个人积分,并在设备端展示“实时排行榜”(按日/周/月更新)。

积分靠前的体验者可获得“消防知识达人”电子证书,或兑换线下消防体验馆门票等奖励,通过“竞争感+荣誉感”激励公众主动重复体验,强化知识记忆。

传统消防宣传中,公众多是“被动接收文字/图片信息”,难以形成肌肉记忆和应急反应;而“VR超级消防员”通过“动作交互+场景模拟”,让体验者在“亲身参与”中掌握技能——例如,通过反复练习“模拟灭火”,体验者能熟练记住灭火器使用步骤,遇到真实火灾时可快速反应,避免因“不会用设备”错失灭火时机。这种创新形式不仅为消防科普行业提供了“数字化范本”,也为其他安全领域(如地震应急、交通安全)的教育普及提供参考思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的修订与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体系已成为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核心框架。

“VR六大保护知识学习系统”依托VR沉浸式技术与交互设计,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看、可玩、可互动”的学习内容,打破传统普法的局限,让“六大保护”知识真正走进未成年人生活,同时帮助家长、教师等群体明确自身保护责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保护认知体系。

什么是VR六大保护知识学习系统?

1. 核心定位

以《未保法》“六大保护”体系为核心,面向未成年人(818岁)、家长、中小学教师、社区工作者四大群体,提供“沉浸式学习+互动巩固+场景应用”的VR普法体验,实现“知法、懂法、用法”的学习目标。

2. 硬件支撑:轻量化VR设备,低门槛易操作

适配“VR一体机+幻元专属交互手柄”,无需复杂安装;手柄支持“精准涂抹、点击、拖拽”等动作识别,配合设备内置的“交互感应系统”,确保体验者在虚拟场景中能流畅完成学习操作,兼顾未成年人的操作便捷性与成年人的使用需求。

3. 内容设计:三大模块,覆盖“学练固”全流程

模块1:沉浸式知识解析——让法律条文“看得见、读得懂”

围绕“六大保护”体系,每个保护板块独立设计VR场景,通过“图文+视频+虚拟讲解”的形式,将晦涩条款转化为生活化内容:

l 家庭保护:虚拟场景为“温馨家庭客厅”,通过动画视频演示“家长应履行的监护责任”,点击场景中的“家庭物品”,会弹出对应的法律条文解读。

l 学校保护:场景为“校园走廊+教室”,通过图文对比展示“学校需禁止的行为”与“应提供的保护”,同时嵌入真实案例视频,增强代入感。

l 网络保护:场景为“虚拟手机/电脑界面”,模拟“未成年人刷短视频、玩网游”的场景,点击“弹窗广告”“陌生人好友申请”等元素,会弹出《未保法》中“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履行的责任”,并讲解“未成年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l 其余“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板块,均结合对应场景设计内容,确保每个保护体系的知识都与实际生活场景强关联。

模块2:涂抹交互特效——让学习“有乐趣、愿参与”

针对未成年人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在知识解析环节加入“幻元专属涂抹交互”:体验者可通过VR手柄,在虚拟屏幕上“涂抹解锁”知识内容——例如,家庭保护场景中,“法律条文”初始被“模糊图层”覆盖,体验者用手柄模拟“画笔涂抹”,图层逐渐消失,条文随之显示,同时触发“星星奖励”特效。

模块3:知识问答巩固——让效果“能检验、会应用”:学习结束后,进入“问答闯关”环节,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VR场景化、游戏化的设计,让未成年人摆脱“枯燥的条文阅读”,在互动中理解“自己拥有哪些权利”“遇到危险时如何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真正将“保护意识”内化于心,提升自我防范与维权能力。

将“VR技术+交互特效”与《未保法》深度结合,打破“时空限制”,同时兼顾“趣味性与专业性”,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数字化、沉浸式”的创新范本,助力我国法治教育向“精准化、高效化”升级。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