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相应法规: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及处理规定》
1987年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上海OHSAS18001认证
二、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可理解为危险源或事故隐患,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这两方面因素,如液化器,氧气瓶。
按导致事故、危害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
2)化学性
3)生物性
4)心理与主观性
5)生理性
6)行为性
7)其他
三、危险:持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组织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危险不存在。如有可能性的地方,人员不能进入则认为不存在危险。
四、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即识别危险源,辨识范围主要是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有害作业和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及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
确定其性质,如桌子(拌倒人或火灾)确定是火灾还是拌倒人 。
五、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
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因此说事件包括事故。对于没有造成职业病、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之为“未遂过失”。事件包括未遂过失。
六、职业安全卫生: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进入作业场所的任何人安全与健康的保护。不包括职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作业场所一般说来是组织生产活动的场所。
七、危险评价(风险评价):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存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是针对存在的危险源的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这种危害是否可接受。
可能性:采取数学方法,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实现。严重性:通过工程学的方法分析。是否可接受的判断需根据相关的知识,如法律、法规及组织具体情况加以确定,一般说来,这个标准或界限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长期预测:用于工厂扩展与添置新机器、新设备,以便提前5年或更早地去计
划资本投资。
中期预测:用于长提前期物料的购买或作业率的计划,提前1至2年考虑季节
性或周期性的产品。
短期预测:用于为采购件或自制件确定恰当的订货量与订货时机的安排并计划
恰当的制造能力,并考虑提前3至6个月平整工作负荷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