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西夏赵元昊正式称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公然夏宋分庭抗礼。次年十一月,西夏入寇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为巡检指挥使狄青所败,自此宋、夏战争拉开帷幕。仁宗康定元年(10 4 0年)正月,元昊发兵攻围延州,朝廷派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时以范仲淹代知延州。仁宗庆历元年(10 41年)二月,韩琦命任福为将,出击西夏,结果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西)中敌军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任福战死,士卒死者1万多人,朝野震动,这也是交战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仁宗以韩琦指挥有误,对陕西将帅逐一贬降。八月,元昊攻陷丰州(今陕西府谷县北)。次年九月,西夏军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市),宋将葛怀敏在定川寨御敌,敌断其归路,宋军被围,葛怀敏战死,余部亦被掳走,西夏军乘胜直抵渭州(今甘肃平凉市),大肆掠夺而去。西夏虽节节胜利,但因国力消耗、久战疲敝。仁宗庆历四年,元昊迫于辽国进攻,向宋请和称臣,宋册封元昊为夏国王,“岁赐”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外加节日“赏赐”。至此,延续5年的与西夏的战争才算结束。此虽为局部战争,但使宋廷耗费甚巨,以致府库空虚,财用不支,尤以陕西为甚。而“庆历直十”大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另外,关于此钱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1.钱币的性质;2 .钱文为何用“直十”而非宝文;此钱究竟铸于何时、何地
庆历年间(1 0 4 1~1 0 4 8年),因陕西军兴,财用不足,始铸折十大钱,名“庆历重宝”,有铜、铁二种;一般直径30~34毫米,后改为折二使用。至和年间亦铸有“至和重宝”折三铁钱,后改折二。自神宗熙宁年间(10 6 8~1077年)起,铜、铁折二型钱均开铸。至此,大钱的铸造遂成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