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旺旺:益富源生物发酵菌种号:
新品:菌种600元一盒 一盒10瓶 培育200公斤菌液
菌液288元一箱 一箱6瓶 一箱12公斤
老品:菌种350元一盒 一盒10瓶 培育100公斤菌液
菌液216元一箱 一箱12瓶 共12公斤
1. 氨氮对水生动物有何危害:
水体中只有以NH4+、NH2-和NO3-形式存在的氮才能被植物所利用。水体中其它形式的氮不能被浮游生物所利用,并且会对池鱼产生危害。
氨氮(游离氨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氨氮对水体造成了污染,使鱼类死亡,或形成亚硝酸盐危害人类的健康。
2. 水质恶化的危害:
a. 饲料消化率下降;
b. 生长速度降低发病率高;
c. 鳃病、肝胆病、暴发性鱼病;
d. 皮肤溃烂病、浮头及泛池;
e. 品质差,影响消费者的食欲;
f. 不耐运输
3. 如何消除养殖水体中氨氮造成的不良影响:
a. 用益富源水产菌液直接泼洒水中用于调节水质、降解亚硝-酸盐、降低氨氮含量、降低PH值、发酵有机肥、池底改良、增加溶氧量、杀菌消毒等;
b. 通过吞噬池塘中有害病菌、预防多种鱼类疾病,尤其对皮肤病及肠胃疾病效果显著;
c. 通过益生菌作用原理,避免水质过肥、过淡、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d. 水体投放益富源水产菌液发酵后的动物粪便可避免水体污染,使用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可增加浮游生物为鱼提供丰富的生物饵料。
4. 经常排放粪便的池塘或者河段适合饲养哪些鱼类:
一般而言,同一鱼类的鱼种比成鱼对氨气耐受力弱。不同鱼类对氨氮的耐受力也不同,麦穗鱼耐受力最差,胡子鲶相对较强,因此经常排放“氨水”的河段中以鲶、鳅科等无鳞鱼为优势鱼群。
5.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是如何形成的:
a. 养殖中、后期,鱼的密度大,饲料大量投喂,造成粪便多,含氮有机物多;
b. 池底淤泥过厚;水质混浊,水底溶氧不足;
c. 氨氮转化而来的亚硝酸盐得不到及时转化,形成富集,越聚越多,亚硝酸菌(10~20分钟一个世代)、硝酸菌(20个小时一个世代)的繁殖时间不同,氨氮转化到亚硝酸盐时间不长,亚硝酸盐可以3~4天达到高峰浓度,易造成亚硝酸盐积聚。从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比较长,亚硝酸盐的有效分解需要7~10天,甚至更长时间;
d. 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有较大的影响,硝酸菌在温度变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6. 亚硝酸盐对水产养殖动物的作用机理及危害:
a. 亚硝酸盐主要是通过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出现组织缺氧。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丧失平衡能力、侧卧。损害水生动物的肝脏,虾蟹中毒时鳃受损变黑,最后死亡,也会诱发草鱼出血病,全池容易暴发疾病,引起大量死亡。
b. 亚硝酸盐含量偏高现象相当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使有时达不到致死浓度,但由于含量超过养殖对象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影响生长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c. 亚硝酸盐是水产动物的致病根源,为确保鱼虾蟹的安全,应将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02ppm以下。当水体中亚硝酸盐过高时,往往用药物都很难控制病情的蔓延,因此要控制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暴发,减少死亡量,从根本上必须解决亚硝酸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