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题为《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是因为触动了家长们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我们的孩子都是普通人。家长在追求现实的目标时,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大部分家长无法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在他们眼中,成功学已经深入到信念之中。
过于焦虑是现今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太害怕落后。其实你的孩子一点都不落后,这方面不行,那方面可能就比别的孩子强,但家长总看不到这些。
这种焦虑是由于他们把现在的社会看得过于竞争化,社会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残酷,每个人都可以开辟新的领域。中国人太喜欢把同一个性质的东西做比较。很多教育者为了高出一个百分点的升学率,失掉了老师的时间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把生活窄化了,失去了很多幸福。
知乎上一位叫小Q妹的知友,她是真实尝试过无数次择校,承受过各种压力,经历过无数次焦虑的家长,最后得到的结论是:
“不同教育模式之间的区别,被人为夸大了。我现在觉得就幼儿园和小学就近入学吧。不同学校出来的孩子,并没有太大区别,哪里都有优等生。
教育的竞争,其实是家长之间的竞争,无标准,无底线,让家长很疯狂,不停钻牛角尖。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胜过学校。不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哪里都有优秀的孩子,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和终点没有必然联系。
我个人以为,择校就像买房买车,有能力有条件的话,尽量买好点的,改善生活质量。如果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呢?
但如果力所不能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家长能力不够,可能要承受巨大生活压力,这个压力也许会抵消孩子择校带来的好处,让孩子也受到影响。
尤其是如果是孩子学习能力有限,那就毫无必要花大钱了。因为孩子跟不上,学校再好白搭。”
所以,讨论择校问题,要有三个基础:一是父母家庭教育做到位了吗?二是家庭经济基础到位了吗?三是孩子自身实力到位了吗?清楚这三个问题,答案一目了然。择校焦虑的本质,往往就是对这三个问题看的不清。不去做力所不能及之事,人生会少很多焦虑。
我们是专业专注于亲子教育的博轩nlp亲子频道,另外有你想不到的学历提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