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上旬,中国内地的春拍大幕也将拉开,受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业界普遍反映“市场比较严峻”“不敢太乐观”。如此情形下,何种拍品会在市场中广受欢迎?
《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导致拍卖市场两极化加剧
重视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梳理也是今年春拍的一大亮点。如北京匡时在拍品的题材和学术性上做了深度挖掘,将推出“君子之风”梅兰竹菊系列专场、“20世纪工笔绘画”专场、“20世纪20大书家”专场等;北京文津阁国际拍卖更是将拍品板块细化、清晰化,甚至将书法作品单独出版图录……其实,从去年至今,各大拍卖公司在市场资金趋紧,拍品货源紧俏的背景下,已组织了许多具有学术构思和文化传承的活动,尤其是那些各具特色的专题性讲座,更是拍卖市场上的亮点,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持续举办的各类学术性展览、研讨会,艺术体验季,青年艺术家评选等;北京匡时推出的“博物志系列讲座”,北京荣宝的“王铎诗文稿墨迹专场”等,可谓集创新、学术、文化普及于一体。“在市场火爆的时候,人们对经济价值的关注往往更大,但在市场冷静的时期,尤其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浪淘沙,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价值是艺术品价值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所以人们对传统的回归,对作品的理性判断都聚焦到文化上来。因此,大的市场行情越低迷,越需要拍卖机构对拍品的质量做相应功课,提高品质和要求。”在王晓文看来,2015年春拍的形势比较严峻,有可能是历年来最为冷静的一次,以往人们追逐某类化作激烈竞争、翻倍成交的现象可能不会出现,甚至会有一些很好的作品贴着底价成交。但到秋拍的时候,由于国家每年第四季度的经济都有转好迹象,有可能会影响成交和对经济的预期。所以很多拍卖公司也会将重点放在秋天,这也是行业内的普遍共识。“艺术品市场与国家经济是同步的,也应该有一个‘新常态’的概念,长远看,还是有信心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文化的传承与其赋予艺术品的价值。”北京文津阁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维说。
对于拍卖业自身的发展,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认为,拍卖市场将在2016年更加两极化,信誉差、没有成交能力的拍卖公司将会倒闭一批,大型拍卖公司的地位将更加牢固。全国性大拍卖公司将一定程度上挤压原本属于中小拍卖公司和地方性拍卖公司的生存空间,如保利厦门、保利上海、保利台湾的陆续成立,会对当地市场起到推动和“洗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