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让强大的唐帝国终于崩溃了。起而代之的五代十国,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割据时期。在五代十国这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每一个曾经独立过的政权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五代十国的钱币种类极多,但流存下来的非常少。
比如后梁开平年间铸“开平通宝”大钱和“开平元宝”,后唐有“天成元宝”,后晋有“天福元宝”,后汉“汉元通宝”,等等。
而“应圣元宝”是当时的北燕铸造的钱币。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总结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唐朝除了在短期内发行过大额钱币外,一直使用的都是小平钱。
而五代十国的钱币多为当十、当百或是当千的大钱。二是这个时期的铸币大部分采用的是“铁”这种最为普通的金属,因此铁钱的流通量比较大,同时这个时期铸币的质量也不是很高。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极为频繁,每个政权的存在时间都很短,因此这个时期的很多钱币都传世极少,成为钱币界的珍品。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在建立了“北燕”之后,开始大量铸钱。刘守光在应天元年铸造了“应天元宝”、“应圣元宝”等流通钱币。其中“应天元宝”背万、“应圣元宝”背拾或是背百,这两种都是大钱,字体为楷书,传世极少,是极为珍稀的古钱币。
我们知道,早年中国贵金属币的发行主要是出口创汇,因此发行量很小,这部分纪念币便成了第一批我国异常珍稀的现代币。而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老百姓也买得起这些珍贵藏品的时候,发行量尽管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发行量相对而言还是十分的稀少。再者,公告出来的发行量也只是计划的发行量,其实,很多品种的实铸量都是远远低于发行量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品种的存世量是缩了又缩。这些年,我们经历过“老精稀”,现在不怎么提这个概念了,因为已经无法客观涵盖珍稀品种了。因此,我们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是“珍稀币”。
1981年发行的首套生肖纪念币,因没有国徽、国名、国号,被人奉为珍品。重大事件系列币更是创造了价值神话,20盎司的金币,从10000美元,到现在最卖价达250万美元。93年孙中山纪念金币,唯一一套有微笑的钱币,发行量有99枚,现在存世仅3枚。1993年孔雀开屏纪念金币、1995年三国演义金银纪念币、1981年出土文物纪念金币、观音和敦煌纪念金银币、奥林匹克和运动系列、古代科技发明系列,无不创造了中国现代币的价值神话。古代科技发明系列,被外国友人评价为:刻在贵金属上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只发行50套,从3000港币飙升到11年的250万。而95年传统文化纪念金币就更是升值传奇了。因为德国人的购买习惯,单枚购买,现在只剩下20套左右,97年收购的时候是一万多港币,到现在的250万也很难买到,实在出乎你的想象。
重庆古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个 经过大大小小的洽购会古尊形成自己的特有模式,掌握了中国很大一部分有实力的收藏买家,在中国收藏界形成了不小的轰动,古尊的会员人数也从最开始的几十人达到现在的上千人,这一收藏群体造就了古尊在中国收藏界的顶尖实力。如果你手上有藏品需要出手或是鉴定请联系市场部 曾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