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至治需要鉴定、评估、交易的可联系:高经理
电话:(同)
QQ:
(或扫描内容下方二维码免费在线鉴定、评估)
“大朝通宝”,是元代建元之前的,比较稀少。“中统元宝”,钱文有真、篆两种字体,是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3年)铸造的年号钱,同时期有“中统钞”纸币。“至元通宝”,是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铸造,同时期有“至元通行宝钞”纸币。“大元通宝”,不是年号钱,是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的一种铜币,钱文有蒙、汉两种字体,还有“大元国宝”、“大元至治”钱文者,钱面有的饰四弧线纹。“扬州工艺美术集团通宝”,是元顺帝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年间(公元134~1368年)铸的年号钱,背有蒙、汉文纪年、计值,既然有计值,说明此铜钱应当是流通。“扬州工艺美术集团之宝”,是元顺帝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年间铸造的一种权钞钱,正面有“扬州工艺美术集团之宝”四字,背面上部有“吉”字,右为“权钞”,左分别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伍钱”字样,分为大小五等的权钞钱,此应是与钞币可换算的流通。
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1春首届大型钱币拍卖会上,出现一枚大元至治,非常精美,其成交价达44.8万元,刷新该币种成交纪录。
大元至治拍卖价格能到多少,咨询电话:(高经理)
大元至治近几年成交记录:
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直径-----成交价:488万 成交日期:
代大至治铜钱成交价:516万 成交日期:
银锭大至治丁丑年四十成交价:372万 成交日期:
大至治-----成交价:426万 成交日期:
代大至治供养钱成交价:391万 成交日期:
大至治-----成交价:557万 成交日期:
代大至治铜钱成交价:435万 成交日期:
时光流转来到了二十世纪的1975年,人们的目光突然聚焦在了韩国的一位渔民身上。他叫崔享根。这年7月的一天,他在新安郡海域捕鱼时,打捞上来出六件完整的青瓷器。他觉得也许家里用得上,就没扔回海里而是带回了家,自己留了一件,另外五件送给了邻居。他的弟弟在学校当教员,见识比哥哥广,在哥哥家看到这件青瓷,打听了来路后,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文物,必须向文物管理局报告。崔享根一听,赶紧收回了送给邻居的五件青瓷,送到了文物管理局。六个月后,崔氏兄弟收到了文物管理局寄来的一大笔奖金。崔享根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网打上来这么多钱。当然,他更没有想到,这一网打下去,拉起的是一个稀世宝藏。
经过初步鉴定,这六件瓷器是中国的宋元青瓷。韩国的考古专家兴奋不已,猜测这些青瓷很可能来自一艘沉船。猜测很快得到验证。经过韩国的考古专家和的共同努力,在新安海底成功打捞起一艘大型商船,出水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两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八百万件重达二十八吨的中国铜钱。
国号年号钱“大元至治”三版:
1、直线四出,直径24毫米,重4·9克。面背皆四出,“内郭”及“四出”由直线组成。内郭是“正方形”,是“直角”。“治”字“氵”下两点连。2、弧线四出轻薄,直径23毫米,重3克。面背皆四出,“内郭”及“四出”由弧线组成。内郭是“锐角”。较轻薄,背内郭及四出“线”较浅。“治”字“氵”三点连。3、弧线四出厚重,直径22·5毫米,重4·7克。面背皆四出,“内郭”及“四出”由弧线组成。内郭是“锐角”。较厚重,背内郭及四出“线”较深。“治”字“氵”三点都不连。三版的文字都有一些小小的差别。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铸有两种钱,一种为“至大通宝”汉文楷书钱;另一种为“大元通宝”,用八思巴文,为当十大钱。当时山东、河东、辽阳等地都设有泉货监铸钱,所以至大通宝钱传世较多。此外,另有两种大元通宝钱,一种为钱,背无文,另一种为大钱,正面“大、通、宝”三个字为瘦金体,是仿北宋徽宗大观钱的字体所铸,但“元”字则极拙劣,这种写法为元人所特有。至大以后,各朝年号也都有铸钱,元仁宗铸有“皇庆元宝”汉文楷书钱,还有“延祐元宝”、“延祐通宝”、“延祐贞宝”;元英宗铸有“至治元宝”、“至治通宝”等钱,又有一大钱面文由三个少数民族文字组成,分别为八思巴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四个字由三种文字组成的“至治通宝”极少见。
大元至治需要鉴定、评估、交易的可联系:高经理
电话:(同)
QQ:
(或扫描内容下方二维码免费在线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