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昌胆汁酸 预防对虾肠炎 偷死 白便 空肠空胃

  • 发布时间:2019-08-08 22:15:30,加入时间:2019年04月30日(距今2320天)
  • 地址:中国»山东»济南:齐河经济开发区园区北路1号
  • 公司: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程硕,手机:18560090630 微信:cs18560090630

对虾养殖有三关“白便”“空肠空胃”“偷死”,三者相关联,预防别怠

虾农总结养虾有三关:“白便”“空肠空胃”和“偷死”(死虾肝脏萎缩、壳肉分离)。目前“白便”已成危害养虾业的头号杀手,可以说“白便”是“偷死”的初始阶段,也为“偷死”亮起了红灯,三者相辅相成,所以我们预防白便最能有效遏制后期的“空肠空胃”,以及“偷死”造成的巨大损失。

引发“白便”的因素

1.虾苗幼体肝胰脏的健康程度,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全;

2.苗场标苗期间是否用过伤害肝胰脏的产品,比如过量的抗生素;

3.养殖期间水质底质、天气是否恶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标;

4.养殖期间对虾是否吃到乃至长期吃到伤肝的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腐败霉变的饲料、死藻或其它含化工成分的伤肝食物。

对虾“白便”的症状

虾粪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粘性、浮在水面、大量聚集有恶臭散发。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且伴随游塘及偷死(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为粘膜下层细胞增生,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形成多次白便。

对虾“白便”的原因分析

1.弧菌感染

从“白便”中检测出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有机碎屑、死藻上不断繁殖生长。对虾吃食这些物质后,通常引起胃肠道感染、心肌损害、肝胰脏明显萎缩。很多发病池塘停料后,对虾发病程度明显减轻。

2.藻毒素

藻毒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主要为微囊藻毒素;另一类为神经毒素,主要为鱼腥藻毒素-a。肝毒素直接导致肝胰脏肿大、萎缩、出血、坏死以及胃肠道炎症、坏死等病变;神经毒素是一种潜在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止剂,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骨骼肌肉等瘫痪,重症者可因呼吸系统屏障而致死。

3.水质恶化

南美白对虾是底栖动物,在他们生活的中下层水体,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以及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层水质、底质发热、发臭、泛酸,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就会加重肝胰脏负担,腐蚀肠粘膜,最终导致“白便”。往往并发黑鳃、黄鳃、烂鳃、烂眼、红须、红尾、烂尾、断须、白浊等症状。

4.霉菌毒素

由于劣质的原料和贮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长期食用霉变的饲料,造成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肠内黏膜和血细胞的坏死,这些细胞可以产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颜色变浅。这些副作用反过来又导致对虾生长缓慢,饲料效果变差。霉菌毒素使对虾机体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诱发大规模的疾病。

5.滥用药物滥用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均能导致对虾肝胰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肝功能障碍。

6 .品种不良,体质欠佳投放的虾苗品种不良,自身体质较差,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不健全。

对虾“白便”“空肠空胃”“偷死”预防措施

1. 加强管理:保证每天至少巡塘三次,检查料台时注意观察对虾的摄食、活力及粪便的情况;关注天气预报,以及时对气候变化做出预防措施。

2.合理投料:投喂适量,投料量和投料次数要合理。

3.保肝健肠:加强营养,在饲料中加入胆汁酸保肝护肠,维护对虾肠道功能,及时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等。

4.稳水改底:定期进行塘底消毒。

胆汁酸在对虾上的作用

1. 保肝护肝,改善肝胰腺健康,使肝脏和肠道清晰饱满;

2. 促进对虾顺利转肝,提高转肝期成活率;

3. 预防肝胰腺炎症、萎缩、坏死等病变,有效降低肠炎、白便、偷死的发病率。

4. 促进对虾消化吸收胆固醇,从而促进蜕皮激素的生成,增加蜕皮频率,提高生长速度;

5. 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