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料使用龙昌胆汁酸 预防泥鳅赤皮病 提高泥鳅抗病力

  • 发布时间:2019-11-18 16:53:30,加入时间:2019年04月30日(距今2320天)
  • 地址:中国»山东»济南:齐河经济开发区园区北路1号
  • 公司: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程硕,手机:18560090630 微信:cs18560090630

泥鳅有着对环境适应性强,饵料来源广,管理方便等特点,现在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每年秋冬低温时段,因温度较低宜于苗种运输,卖泥鳅苗和买鱼苗下塘的人很多,伴随着运输、拉网等操作或寒冬鱼体表皮损伤,往往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生泥鳅的赤皮病,处理不当还会并发水霉病,对养殖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泥鳅赤皮病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并且传染性很强,传播非常快,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季节性不是很明显。因荧光假单胞菌不能侵入健康泥鳅的皮肤,只有当泥鳅因捕捞、运输、放养使机体收到机械损伤、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而泥鳅又是一种无鳞鱼,体表仅有粘液保护,所以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造成体表受损,因此赤皮病也是泥鳅养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

患赤皮病初期的泥鳅,尾鳍、胸鳍鳍条或体表部分表皮脱落,呈灰白色,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发红。随着病情发展,在腹部和体侧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肠管糜烂,进而并发水霉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常见的病泥鳅不摄食,常在流水口处或田埂、沟边水面悬垂。并且,水温在25~30℃时为流行盛期,水温越高,感染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要防治泥鳅赤皮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避免碰伤鳅体;

2、  选择优质健壮泥鳅苗种,苗种下塘前进行药浴消毒,防控细菌感染;

3、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严防鳅体受伤;

4、  在北方越冬池应加深水深,以防鳅体冻伤,同时投喂优质饲料,配合杜仲叶提取物和胆汁酸拌料投喂,改善肝胆健康、增强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5、  对于发生赤皮病的泥鳅,可以用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治疗,1日1餐,连续3天。对于病情比较严重、死亡量大、久治不愈的泥鳅,先拌料喂胆汁酸+杜仲叶提取物3-5天,修复肝胆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后,再使用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泥鳅赤皮病,我们需要进行苗种、水质、保健、运输等各方面的综合防控,别让赤皮病最终影响您的养殖收益。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