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工艺或生物解偶联等,源头减少污泥产量。再说资源化利用,很好的提议,但是针对中型污水厂而言,是合适的,每天产生的污泥量应该可以满足部分制肥企业的需要,但是大型污水厂和小型污水厂的污泥量要么太大(企业消化不完),要么太少(收集起来有困难)。对于建材利用而言,对机械设备的损伤和臭味是个问题。对于污泥的厌氧消化,或者产甲烷,小的规模污水厂的产气量很小,经济价值有限,而甲烷的安全性反而成鸡肋。
污泥减量,加强脱水效果是一种方法,但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污泥产生的源头去想办法,对于有机废水或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可生化污泥,采用厌氧消化等技术可以做到减量化;对于工业污水处理中的物化污泥,除了强化处理过程中的生化效果,减少絮凝剂的投加以达到物化污泥减量的方法以外,强化脱水效果也许是唯一的途径。
当然,污泥产生后的处理过程,也有减量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说,资源化利用就是一种途径。最终,性价比是唯一考量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