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量检验公司提供各种金属产品的成分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服务。当含铬量不低于12.5%原子时,可使钢的电极电位发生突变,由负电位升到正的电极电位。因而可显著提高钢的耐蚀性。铬的含量越高,钢的耐蚀性能越好。当含铬量达到25%、37.5%原子时,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的突变,使钢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能。镍——单独不能构成不锈钢 相应的分析仪器则由信号发生器、检测器、信号处理器与读出装置等几部分组成。一、形貌分析部分光学显微镜(OM)常用来观察样品及断口组织的显微形貌,其放大倍数为3000倍,一般为1000倍,分辨率为0.2μm。由光源产生的光线经过聚光镜、过滤后成为单色的平行光束,光束撞击平面玻璃反射器发生反射,通过物镜达到样品表面再反射回来,如果距离恰当就形成光学图像。金相显微组织观察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打磨、抛光、化学浸蚀后才能观察,有些样品打磨之前还需进行镶嵌处理。如Fe-0.28C-0.64Mn-4.82Mo钢经225回火后KIe为117.4MN/m,而经300回火后由于出现了第一类回火脆性,使KIe降至73.5MN/m。某一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出现韧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存在低谷或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脆性。一般脆性是由于回火温度偏低或回火时间不足造成的,可采取选择合理的回火温度与充分回火加以预防和补救。图4-4所示为结构钢的脆性示意图。在普通镍钢和铬钢中,回火脆性十分明显。钢在回火过程中,可能发生两种类型的脆性:一种脆性通常在200~400回火温度范围区间内,时间越长则愈明显,而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无关,通常在碳钢和合金钢中出现,该类回火脆性即使回火后快冷或重新加热回火均无法避免,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也称不可逆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或马氏体回火脆性等。另一种脆性发生在某些合金结构钢中,为直接在450~550温度区间加热回火或高于600回火而在450~550区间内缓慢冷却,与保温时间无关,而与冷却速度有关,对于这类脆性的消除方法是重新加热到600以上,迅速冷却可予以消除,能防止回火脆性的发生,这种脆性为第二类回火脆性,又称为可逆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或回火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