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他的人物画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他还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
傅抱石认为中国画的“线”以人物的衣纹上种类最多,他图写人物一方面是为了练习拓宽“线”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山水创作的需要。两者相互比较,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它实践着画家贯穿始终的人物画史研究与人物画创作的重要思想—线条是中国一切造型艺术的根本。加之身为美术史家,人物画史于他可谓烂熟于胸,能够将魏晋以降及至两宋人物画进行条分缕析,精心梳理,他所绘制的人物蕴涵着浓浓的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