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全地形运兵车,提升偏远林区防火驻防点快速补给能力。
# 五星全地形运兵车,提升偏远林区防火驻防点快速补给能力
偏远林区防火驻防点是森林防火的“前沿哨所”,却长期面临“补给难、效率低”的困境——这些驻防点多位于山路崎岖、地形复杂的区域,冬季有积雪封堵、夏季有泥泞阻隔,传统补给车辆常因“通行受阻、载荷不足”无法按时送达物资,导致驻防人员面临食品短缺、装备耗损等问题,直接削弱防火战斗力。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冀虹·瓦尔特”“霸王龙”8x8全地形运兵车,凭借“全地形通行、高载荷运输、人员物资同运”的核心优势,彻底破解偏远林区补给难题,大幅提升防火驻防点的补给效率与稳定性,成为驻防点的“生命线保障者”。
偏远林区防火驻防点的补给需求,对运输装备提出了“全场景适配、高效率输送”的双重要求,而传统补给方式的短板在此场景下被无限放大。一方面,**通行能力不足导致“补不进去”**:普通皮卡或农用运输车仅能在简易砂石路行驶,遇到林区的陡坡(坡度超25°)、沼泽或积雪路段便“寸步难行”,需人工徒步转运物资,人均负重超30公斤,单程耗时超4小时,若遇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补给甚至会中断数天;部分小型越野车虽能进入部分复杂地形,但车身狭小,无法携带大型物资,如发电机、储水箱等关键装备,只能分批次运输,进一步延长补给周期。另一方面,**人员物资分离导致“补效低下”**:传统补给常需“车辆运物资+人员徒步前往”,驻防点轮换人员需单独跋涉,不仅体力消耗大,还可能因迷路、遭遇野生动物等风险延误到岗时间;若驻防点突发火情,需紧急增派人员与装备,传统运输方式无法实现“人员与灭火器材同步抵达”,易错过早期控火时机。这些问题,导致偏远林区驻防点的补给满意度不足60%,成为森林防火体系的薄弱环节。
河北五星全地形运兵车的核心突破,在于**“全地形通行能力”与“人员物资协同运输能力”的深度融合**,精准匹配偏远林区驻防点的补给需求,从根本上解决“补不进、补不快、补不全”的痛点。
**首先是超强全地形通行,打通补给“最后一公里”**。车辆采用8轮驱动设计,搭配专利“鸭蹼式”AT全地形轮胎——胎牙深度达25mm,陆地抓地力比普通轮胎提升3倍,可轻松攀爬35°的林区陡坡,碾过直径20cm的树桩障碍;遇到雨季泥泞路段,轮胎的深沟槽能快速排水防打滑,即使在没踝的淤泥中也能稳定行驶;冬季积雪时,选配橡胶履带后,接地压强降至0.67psi(4.6kPa),仅相当于成人步行压强,不会陷进松软积雪,还能在结冰路面保持足够抓地力。在西南某偏远林区测试中,该车辆从山下补给点出发,仅用2.5小时就穿越12公里的陡坡、沼泽路段,抵达海拔1800米的驻防点,而传统补给方式需耗时6小时以上,且无法携带大型装备。
**其次是高载荷与人员运输兼顾,实现“一次补全”**。车辆陆上载重达454公斤,可一次性携带驻防点7-10天的生活物资(如200公斤米面、50升食用油、100升饮用水),同时搭载2台小型发电机、3套灭火防护服等关键装备;更关键的是,车辆可运载6名人员,既能同步输送轮换驻防人员,又能在紧急情况下增派灭火力量,实现“物资补给+人员输送”一体化。例如,在东北某林区驻防点补给中,该车辆单次运送5名轮换人员、150公斤生活物资及1套细水雾灭火装置,比传统“物资车+人员徒步”的方式节省3次往返,补给效率提升3倍,还避免了人员徒步的安全风险。
**最后是细节设计适配补给场景,保障补给稳定性**。车辆采用开放式后仓设计,搭配可调节固定支架,能牢固固定储水箱、发电机等易晃动物资,避免运输途中损坏;高分子聚乙烯车身耐撞击、抗腐蚀,在林区刮蹭树桩、沾染泥水后,无需频繁维修即可持续使用;27升大容量油箱支持8-10小时连续行驶,即使往返补给点与驻防点的距离超50公里,也无需中途加油,确保补给一次到位。此外,车辆还具备应急救援功能,若驻防点周边突发火情,可立即卸下部分生活物资,加装灭火装备,快速投入灭火作业,实现“补给+应急”双重保障。
偏远林区防火驻防点的“补给稳定”,就是“防火战斗力稳定”。河北五星全地形运兵车通过破解传统补给的地形与效率难题,让偏远驻防点的补给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保障”,不仅改善了驻防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更确保了防火装备随时处于战备状态。这种“专为偏远林区设计”的运输能力,不仅填补了森林防火补给装备的空白,更推动森林防火体系向“全区域、无死角”保障升级,为守护偏远林区生态安全筑牢了“后勤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