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常用指令详解:3 个核心指令解决 80% 基础场景
学会 PLC 指令,就像掌握了编程的 “积木”。对初学者来说,不用记所有指令,先吃透 “常开 / 常闭触点”“定时器”“计数器” 这 3 个,就能应对大部分基础控制场景。
首先是 “常开 / 常闭触点”,这是逻辑控制的基础。常开触点像 “平时断开的开关”,只有接收到信号(比如按钮按下)才接通;常闭触点则相反,平时接通,信号到来时断开。比如控制电机 “启动后保持运行”,就需要用 “启动按钮”(常开 I0.0)和 “电机接触器”(常开 Q0.0)的触点并联 —— 按下启动按钮,Q0.0 线圈通电,同时它的常开触点闭合,就算松开启动按钮,电路依然通着,这就是 “自锁” 逻辑。
然后是 “定时器指令”,用来实现 “延时控制”。比如电机启动后,让风扇延时 5 秒再转,就可以用定时器 T37:在程序里,电机启动信号(Q0.0)接通后,触发 T37 开始计时,设定时间 5 秒(PLC 里时间单位常是 100 毫秒,所以要设 50),当 T37 计时到,它的常开触点闭合,控制风扇(Q0.1)启动。要注意,定时器有 “通电延时” 和 “断电延时” 两种,新手先掌握前者即可。
最后是 “计数器指令”,用来统计数量。比如生产线要统计产品个数,每过一个产品,传感器(I0.2)会发一个信号,计数器 C0 就会加 1。当 C0 计数到 100 时,它的常开触点闭合,触发 “报”(Q0.2)亮,提醒工人换料。计数完成后,还能通过 “复位按钮”(I0.3)让 C0 重新从 0 开始。
这些指令不用死记硬背,多画梯形图练习:比如用 “定时器 + 计数器” 做一个 “每计数 10 次,延时 3 秒再继续” 的逻辑,练熟了自然能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