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网络一篇标题为《探路者业绩全线崩溃:“裙化”董事会首年失利,回归主业积重难返》的文章引发了各大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关注。 文中提到,8月15日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探路者,股票代码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其净利润下滑69.47%。继2017年首度亏损之后,“户外用品第一股”再度迎来业绩暴降。
对业绩下滑,探路者解释称,主要是由于旅行服务中国际机票的大幅减少与报告期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加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探路者在2017年年报中声称,2018年力争实现净利润1亿元。然而从目前来看,上半年净利尚未达到全年目标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这并不是探路者业绩的第一次折戟。作为国内户外用品上市第一股,探路者于2009年挂牌上市,在2014年之前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探路者年净利润增长均值超过55%。 然而,从2014年开始,探路者业绩增速开始放缓。2014年,探路者净利润增长18.28%,远低于此前平均水平。2015年更是出现业绩首次下滑的情况。
但2015年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0.5%。其中,旅行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净利润亏损0.23亿元;2016财年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下降37.13%,业绩持续下滑。 2017年,探路者业绩危机加剧,迎来2009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
其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0.33亿元,同比增长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达1.85亿元。
探路者称,2017年业绩亏损主要是因为对短期不能达成预期盈利目标的非户外业务投资以实施减值测试,最终测试情况计提的商誉、投资和资产减值合计金额对净利润的影响为1.92亿元。 业绩下滑的三年,也是探路者多元化探索的三年。自开启多元化之路后,探路者似乎也一直在“迷路”。
2015年,探路者宣布了户外用品、旅行服务、大体育三大事业群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探路者投资并控股易游天下和北京绿野视界两家公司,以期打通线上、获得用户流量。这两家公司组成了公司另一大主营业务——旅行服务业务。
2017年6月1日,探路者发布公告称,拟聘任前乐视体育首席营销官强炜为集团总裁。强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MBA,自2000年起先后担任一动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副总经理、奥美体育营销总监、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等职位。
数据显示,2016年探路者户外用品业务占营收比重为年则下滑16.72%至46.81%。而旅行服务板块比重则由40.75%上升至53.12%。从业绩数据来看,三大业务均处于下滑状态。2018年半年报显示,其户外用品、旅行服务、体育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7亿、3.78亿、75.83万,比上年同期分别下滑42.85%。
营收下滑的同时,三大业务盈利能力也在下降。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探路者户外用品版块毛利率微增2.84%,旅行服务毛利率下滑0.14%,体育服务更是严重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其旅行服务板块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5年至2017年,分别亏损2286万元、3410万元、2758万元。 此外,旅行服务版块子公司易游天下还陷入诉讼官司的漩涡。
探路者称,由于易游天下在2015年-2016年加速业务扩张且管理层未能对外埠分公司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存在部分外埠分公司负责人以子公司和分公司名义签署旅游合同收取团费、保证金后恶意不履行合同等情形。由于当地分公司财产不足清偿,类似诉讼事件逐渐追溯至易游天下本部,导致截止2018年7月末易游天下因类似诉讼事件累计先行代赔付的金额高达2500万元以上,及因诉讼被冻结资金约955万元。
探路者称,自2017年初开始易游天下已启动对外埠分公司的全面注销,并在北京地区全面推行电子合同制度,从而防范及控制类似诉讼经营风险的继续发生。另外,易游天下现金周转面临断裂的风险。针对此风险,公司已要求易游天下管理层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各方的沟通,全力加强对涉嫌合同欺诈的分公司负责人的立案追偿,尽力维持易游天下的正常运营。
业内分析师表示,目前探路者正在回归主业,逐渐剥离不好的业务止损。但是,实现回归主业的真正落地是需要一定转化过程的,包括产品研发等。同时,高层的政策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业绩不能说明一定问题,但是如果到2018年秋冬或者2019年春夏,探路者在业绩、产品方面仍然没有明显的起色和动作,就要对其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