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的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抱石先生居金刚坡的绘画创作的旺盛时期《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作于"甲申秋八月",即1944年9月。该图为大条幅,纵208厘米,横59.5厘米。这样大的作品,在金刚坡时期是很少见的。那里的条件太艰难了,抱石先生这样描述着:"我住在成渝古道旁,金刚坡麓的一个极小的旧院子里,原来是做门房的,用稀疏竹篱隔作两间,每间不过方丈大,高约丈三四尺。,利用门外来的光作画,画后,又抬回原处吃饭,或做别的用。这样,我必须天天收拾残局两次,拾废纸、洗笔砚、扫地抹桌子都得一一办到。"艰难的环境却产生了一批为数可观的艺术佳作,这是我们不能不对先生表示敬意的。
展开图画,映入眼帘的是:丛松耸翠,峻岭雄峙,清涧飞泻,参差错落,山间屋舍,半隐烟云……文人、高士且谈且行其间,松风拂着衣襟,泉声伴着话音……这是何等幽雅的画境何等幽雅的诗境! 图画左上边缘,作篆书款一行:"甲申秋八月,写杜工部九日蓝耕会饮诗意。抱石。"下钤"傅"(朱文)、"抱石之印"(白文)二印,还有"代山川而言也"(朱文)、"踪迹大化"(朱文)、"抱石得心之作"(朱文)等印。
抱石先生有句名言:"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这是他长期艺术实践的总结,他的成熟期的作品大都按照这样的程序完成,所以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除了体会它的大气磅礴的大气势、大气象之外,还要仔细品味它的细部收拾的微妙,如泉口的处理、云烟的的烘染,尤其是点景人物的安排,真是恰到好处,更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