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语缓康复干预隐喻性语言昆山星未来

  • 发布时间:2019-03-21 11:06:19,加入时间:2018年08月29日(距今2501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黄河南路323号203室
  • 公司:昆山开发区星未来亲子活动中心,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乐乐老师,手机:13776367499 微信:xwl13776367499 电话:0512-50330545 QQ:1663871657
孤独症儿童的非惯性语言可分为:   立即性语言:像鹦鹉一样,父母或老师说一句,便立即重复同样的话语。例如小依妈妈说:「小依,老师要回家了,向老师说再见。」小依回答:「向老师说再见。」而非向一般正常孩子说:「老师,再见。」   延宕性语言:有家长最近常在家中听到自闭儿说:「来,绑起来!」有一天家长到学校询问老师,突然看到一旁的老师准备要将脑麻儿固定时会先说:「来,绑起来!」这才化解一场误会。自闭儿常会有一些延宕性语言,这种语言并不一定是在当下情境说出来的,有可能是过一段时间后才会重复这段话,此时,便要深入了解为什么孩子会说这样的话,才不会造成亲师间的误解。   隐喻性语言:小松最近回家后常会唱:「喜羊羊与灰太狼……」然后便开始感到焦虑;后来发现,原来小松唱这首歌的意思,是指他现在想看卡通《喜羊羊与灰太狼》,但因为口语表达能力差,没办法正确描述:「我想要看电视。」才会出现隐喻性语言。   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些自闭儿就像好奇宝宝一样,针对问题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例如小强问:「老师,你为什么要穿外套?」老师说:「因为天气冷。」小强接着问:「为什么天气冷?」老师说:「因为外面在下雨。」小强继续问:「为什么外面会下雨?」……遇到孩子这样的提问,常会让老师不知该怎么回答。   非惯性语言在沟通上也具有独特意义。有的自闭儿在这个阶段会停留非常久,甚至迟迟无法获得有效改善。但如果对自闭儿的非惯性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从中观察他们的语言线索,同理他们的感受,非惯性语言不失为一种有用的沟通与互动方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