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响起,“绿色”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轻钢房屋作为房屋体系中一种新型的房屋体系,主要是以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为准则,以模数协调、信息技术设备系统智能化为基础,以房屋构件规模化制造为工业化手段,以现场机械化装配施工为作业方式,采用新型环保型建材,形成效率高、质量佳、资源省(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污染少的绿色建筑制造模式。
较之传统砖瓦结构房屋,轻钢房屋具有结构安全(抗震防风)、保温隔热、可循环使用等物理性能优势,居住舒适度得到较大提升。相对与传统建造模式而言,轻钢房屋的不断创新、日益升级、迅速普及,对全社会来说都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房屋时代变革。
轻钢结构房屋的全球演变史
纵观世界房屋发展史,带给人们新生活向往的新型房屋,其实是在战火硝烟中衍生的。作为新型房屋的前身,抗震节能房屋建筑体系诞生于20世纪初,并在二战后得到广泛应用,其间多用于对施工速度要求很高的军事建筑设施。
二战后,备受战火蹂躏的欧洲文明变成一片瓦砾,为解决当时"房屋荒"的问题,部分欧洲国家掀起了住宅工业化的高潮,一批受工业化影响极深的现代派建筑师,开始考虑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住宅。而节能抗震房屋因其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速度快,迅速进入住宅领域。
上世纪70年代,节能抗震住宅技术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深入发展并走向成熟,其中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节能抗震住宅技术发展趋势尤为强劲。
美国是最早采用节能抗震住宅技术建造住宅的国家之一,鉴于经济性、安全性能(抗震、防火)以及耐久性能的综合考虑,越来越多的房屋开发商转而经营节能抗震住宅,节能抗震住宅的价值得到普遍认可。1965年,节能抗震住宅在美国仅占建筑市场15%,到2000年已经上升到75%。
设计多样化、功能现代化、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新型轻钢结构房屋已经开始逐渐被大多数自建房的业主所接受,也必将成为未来建房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