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过高或过低
曝气池DO过高,可能是因为污泥中毒,或培驯初期污泥浓度和污泥负荷过低;曝气池DO过低,可能是因为排泥量少曝气池污泥浓度过高,或污泥负荷过高需氧量大。遇到以上情况,应根据实际予以调整,如调整进水水质、排泥量、曝气量等。
污泥解体
水质混浊、絮体解散,处理效果降低既是污泥解体现象,运行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谢功能受到损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多数情况下为污水事故性排放所造成,应在生产中予以克服,或局部进行预处理;正常运行时,处理水量或污水浓度长期偏低,而曝气量仍为正常值,出现过度曝气,引起污泥多度自身氧化,菌胶团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体,进一步污泥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此时,应调整曝气量,或只运行部分曝气池。
污泥三指标
污泥浓度(MLSS)3000~5000mg/L,高排泥,低不排。
污泥30分沉降比(SV)应在30~40%,高排泥,低不排。
污泥指数(SVI)50~150,高易出现污泥膨胀,按解体处理。
为保持细菌活性,应保持C、N、P比值为
化肥厂一般缺少C及P,缺C用甲醇或残液补C;缺P用Na3PO4或磷酸补充。生化排水碳补充以排水中硝态氮为准,硝态氮应在10~20mg/L,低反硝化好,高差,适应补C并延长反硝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