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的货又排仓了,黑五前能到吗?”“运费一夜涨了 30%,利润全被吞了!” 每年跨境电商旺季,类似的吐槽总能刷爆卖家社群。关于旺季物流,这三个要点你必须搞懂。
为什么旺季物流总是 “掉链子”?
本质是 “供需失衡” 的短时间爆发。以黑色星期五为例,美国消费者单日线上消费额可达百亿美金,对应货物运输量是日常的 3-5 倍。但国际物流的运力(如集装箱、空运舱位、港口处理能力)是刚性的,不可能瞬间扩容。就像高速公路突然涌入 10 倍车流,堵车、抛锚自然成了常态。
最容易踩的 “坑” 有哪些?
排仓只是开胃菜。海运方面,旺季美西港口平均等待时间可达 7-10 天,比平时增加一倍;空运更夸张,热门航线舱位提前两周就会售罄,临时订舱价格能翻 2 倍。更麻烦的是 “最后一公里”—— 欧美快递员在旺季常超负荷工作,包裹丢件率会上升 15%-20%。
普通卖家能做些什么?
记住 “提前 + 分散” 原则。提前 45 天备货,把货物分到 3 个以上海外仓;物流渠道至少预留 2 个备选方案,比如海运为主、空运应急;甚至可以给产品包装 “瘦身”—— 某卖家将包装盒厚度减少 1cm,单箱运费立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