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 晴
“今年黑五预售比去年猛,第一批 5000 件货上周发了海运,按理说今天该到洛杉矶港。查物流信息,显示‘港口拥堵,预计延误 3 天’。心凉了半截 —— 这可是我们的主打款,耽误上架就等于错过半个旺季。”
11 月 8 日 阴
“海运的货还在港口排队,只能紧急调 2000 件走空运。报价单吓了一跳:每公斤运费从平时的 40 元涨到 75 元,这单几乎不赚钱。物流商说,最近飞纽约的航班每天少了 3 班,舱位被大卖抢完了,散户只能‘高价插队’。”
11 月 25 日 雨
“黑五当天爆单了,但后台全是催物流的消息。有个英国客户买了圣诞装饰,显示‘配送中’却卡在了当地仓库 —— 物流公司说,他们的分拣中心昨天处理了 10 万件包裹,比平时多 3 倍,分拣员手忙脚乱把标签贴错了。”
12 月 10 日 多云
“终于收到海运的货了,整整延误 12 天。清点时发现,有 20 箱外包装破损,里面的玻璃制品碎了一半。找物流商索赔,对方说‘旺季损耗率超 5% 不赔’,合同里真有这一条…… 明年说什么也要提前 2 个月备货,再找家靠谱的物流商。”
这位卖家的经历,每年旺季都在上演。物流就像跨境生意的 “生命线”,它不会直接让你赚钱,却能轻易让你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