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水泥混凝土硅烷防腐防水剂(简称 “硅烷防水剂”)是以有机硅烷单体为核心成分的化学防护材料,常见的有效成分包括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其外观多为无色透明液体(部分产品略带淡黄色),具有黏度低、易渗透、无明显刺激性气味的特点,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不含甲醛、苯类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友好。
该类产品按形态可分为纯硅烷型、硅烷乳液型两类:纯硅烷型渗透性更强,适用于干燥、密实的混凝土基层;硅烷乳液型稳定性更好,可在略潮湿的基层上施工,且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面积民用建筑场景。
二、核心工作原理
硅烷防水剂的防护作用基于 “渗透 - 反应 - 疏水” 的三步机制,区别于传统表面成膜型防水剂,其防护效果深入混凝土内部:
-
深度渗透阶段:硅烷分子体积小、黏度低,能在自然重力或轻微压力下,快速渗透至混凝土内部(渗透深度通常为 3-10mm,具体取决于混凝土密实度),直达内部的毛细孔和微裂缝,而非仅停留在表面。
-
化学结合阶段:渗透后的硅烷分子与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分、水泥水化产物中的羟基(-OH)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稳定的硅氧烷共价键(-Si-O-C-),这种化学键与混凝土基体紧密结合,不会因外力磨损或环境变化脱落。
-
疏水防护阶段:反应生成的硅氧烷会在混凝土毛细孔壁和微裂缝表面形成一层连续致密的疏水薄膜。该薄膜不堵塞毛细孔(保证混凝土 “呼吸性”,避免内部水汽积聚导致的结构破坏),却能阻止外界水分、氯离子、硫酸盐等腐蚀性介质进入,实现 “防水 + 防腐” 双重保护。
三、关键性能特点
-
长效防护性:硅氧烷与混凝土基体的共价键结合牢固,抗老化性能优异,正常使用环境下(如户外、沿海)防护寿命可达 15-25 年,远超传统卷材防水(5-8 年)和表面涂覆型防水剂(8-12 年),大幅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
高渗透性与耐磨损性:因防护层深入混凝土内部,而非表面成膜,即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轻微磨损(如车辆碾压、人员踩踏),内部防护效果仍不受影响,适用于桥梁、道路等高频使用场景。
-
优异的耐候性与环境适应性:能耐受 - 40℃~80℃的极端温度变化,抗紫外线照射,不易开裂、剥落;同时耐酸碱腐蚀(pH 值 3-11 范围内稳定),可在沿海(抗海水腐蚀)、化工厂区(抗酸碱气体)等恶劣环境中使用。
-
良好的兼容性:与水泥混凝土、环氧砂浆、聚合物修补材料等均能良好兼容,可在混凝土浇筑后、结构修补时或老旧建筑翻新时施工,不改变混凝土原有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