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光幕的探测精度是如何实现的?

  • 发布时间:2025-10-08 10:10:43,加入时间:2023年01月28日(距今983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葵新社区银葵路18号同力厂房
  • 公司:深圳市圳大传感器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厚涛,手机:13602687958 微信:L15220232771 电话:0755-28902876
  • 报价:1990/套

在安全光幕探测精度问题上,这件事实际上显得神秘莫测,实际上逻辑非常简单。光幕的本质就是一排发光管和一排接收管,发射端“打”出一道一道的红外光线,接收端把这些光线收进来,形成一个看不见的光栅。

凡是有什么遮挡了其中的一条光的系统都会马上感知到。那么探测精度由高到低呢?要从“光线的密度”与“电子的头脑”谈起。

光幕探测精度实质上依赖于光束排列间距。

光束愈密、间距愈小,则可探测愈细物体。例如,普通手指检测型光幕之间的距离可能仅为14mm或更少,这使得只需一个手指伸入就能阻挡光。

相反地,若光束间隔为30mm,则仅能确保检测到手掌尺寸的目标。即光幕的“分辨率”实际上由光束间隔所决定,像素点越多越好,原理相同。

再来说说电子部分。

光幕并非简单的一个光点亮即可,其发射端将按顺序进行扫描,如第一光点亮,接收端探测到位后再轮到第二光。

如此循环的速度异常之快,在数十毫秒内就完成了一轮的循环。与上控制器判断逻辑相配合,可准确锁定哪束光束受到阻挡,进而得知障碍物尺寸及位置。

其中所采用的高速扫描与同步技术实际上就是探测精度上的“隐形保障”.离开了这些技术,再密集的光幕都不过是摆设。

也有一点易被忽视,那就是光线的稳定。你想,如果光束强度不稳定,或者环境里有干扰(例如阳光直射,灰尘,油雾等),接收端就可能误判。

安全光幕的探测精度是如何实现的?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