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约束力不同。
计量检定与校准工作中,在约束性上是不同的,计量检定是具有法律约束性与较强公正性的检定工作,需要经过政府授权的相关计量检定机构出具检定证书与数据,这样才能够形成公证作用,为计量仲裁提供良好依据,也更加具有法律效应。而校准则更加偏向于使用者的自愿行为,其约束力较小,强制性较低,一般以校准方式进行计量检定,在公证性上不高,且校准可以经由用户与校准机构合同约定的方式确定内容与方法,宽松度更高,法律约束性较小。
三、计量检定与校准证书有效性判断
计量检定与校准对于计量工作都具有实际意义,其保障着计量工作的统一性与准确性,也保障着计量参数的准确性。所以针对于计量检定与校准,其结果出示的证书有效性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对计量检定与校准证书有效性进行良好判断,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证书有效性,还需要从其判断标准中入手,提高确切认识。
1、计量检定证书有效性的判断。
计量检定证书是计量工作中以计量检定措施开展检定工作后提供的检定证书,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事业单位、企业、部门使用的校准计量器具,其他国家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中都需要以计量鉴定方式对器具的性能、合格性、安全性等进行检定。使用者应向政府计量行政机构申请计量检定,在相关部门出具检定证书后方可使用。检定证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所以对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也仅保留于有效期内,因此计量检定证书有效性首要考量其有效期。
其次,部分企业中存在有法律或国家强制规定需要进行计量检定的计量器具,其使用也需要在计量检定合格后才能够应用,由于这类计量器具纳入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所以企业需要对这类计量器具进行自行计量检定或送由相关计量行政机构进行检定,但能够确保器具合格,出具检定证书后方可使用,且应在证书有效期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