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井式渗碳炉设备生产厂家

  • 发布时间:2025-09-22 14:31:08,加入时间:2025年06月03日(距今111天)
  • 地址:中国»湖北»襄樊:襄州区肖湾街道办内燃机锦绣前城商业楼二楼
  • 公司:襄阳金力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贺楚闲,手机:19086499712

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表面化学热处理过程,其科学基础是高温下的化学扩散。整个工作周期精确地分为三个核心阶段:渗碳、扩散、淬火。

阶段一:渗碳 (Carburizing) - "表面增碳"

这是整个工艺的核心,目标是在工件表面创造一个高碳浓度的区域。

1. 化学过程:

介质分解:渗碳介质(如天然气 CH₄、丙烷 C₃H₈ 或煤油)被通入高温炉罐。在 900-950°C 的高温下,这些碳氢化合物在催化剂(如炉壁、工件表面的氧化铁)作用下发生裂解,分解出活性碳原子 [C]。

反应式示例:CH₄ → 2H₂ + [C]

吸附与溶解:这些高活性的碳原子 [C] 会被工件表面吸附,然后溶解到高温下的奥氏体(一种碳在铁中的固溶体)晶格中。

形成浓度梯度:由于工件心部是低碳钢,而表面被高浓度的碳所包围,形成了巨大的碳浓度差。这个浓度差是后续一切扩散的驱动力。

2. 物理过程:

扩散:在高温下,原子具有很高的能量。表面的碳原子会因为浓度梯度的存在,自发地向心部移动,形成一个碳浓度由表及里逐渐降低的区域,这就是渗碳层。

工艺控制:此阶段的目标是快速建立一个足够厚度的渗碳层。控制参数主要是温度和渗碳时间。温度越高,原子扩散速度越快;时间越长,渗碳层越厚。

阶段二:扩散 (Diffusing) - "浓度匀化"

渗碳阶段结束后,工件表面的碳浓度非常高(可能达到 0.8%-1.2%),而心部仍然是原始的低碳(如 0.2%)。这种急剧的浓度变化会导致表面在后续淬火后变得异常脆硬,性能不佳。扩散阶段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1. 核心目标:

降低表面碳浓度:将表面过高的碳浓度 “拉” 下来,使其处于一个理想范围(通常为 0.7%-0.9%),这个碳含量淬火后能获得的硬度和韧性平衡。

平缓浓度梯度:让渗碳层内的碳浓度变化更加平缓,从表面到心部的过渡更柔和,避免了组织应力过大。

2. 工艺控制:

调整气氛:通常会停止或大幅减少富碳介质的通入,转而通入中性或弱渗碳气氛(如氮气、甲醇裂解气)。

调整温度:扩散可以在与渗碳相同的温度下进行,也可以适当降低温度(如降至 880-900°C)。降低温度可以减缓总扩散速度,但更有利于控制表面碳浓度,避免奥氏体晶粒过度长大。

控制时间:扩散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最终渗碳层的碳浓度分布。

阶段三:淬火与回火 (Quenching & Tempering) - "性能定型"

渗碳和扩散只是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要获得最终的高硬度,必须通过淬火来改变其金相组织。

1. 淬火 (Quenching):

目的:将经过渗碳、扩散的工件(此时表层是高碳奥氏体)从高温快速冷却(通常在油或水溶性淬火液中)。

效果:快速冷却抑制了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的分解,使其转变为高硬度、高强度的马氏体组织。工件表层因此获得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由于碳含量低,在快速冷却后形成强度和韧性较好的低碳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

2. 回火 (Tempering):

目的: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非常硬,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内应力和脆性。回火就是为了消除这些内应力,提高韧性,并稳定组织和尺寸。

工艺: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一个较低的温度(通常为 150-200°C,对于要求更高韧性的零件可能更高),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

效果:经过回火,工件表层的高硬度得以大部分保留,同时脆性大大降低,获得了 “外硬内韧” 的最终理想性能。

重庆井式渗碳炉设备生产厂家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