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恒电位仪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核心控制与供电设备,其功能是通过精准调控输出的直流电流/电压,强制被保护金属始终维持在“保护电位区间”,从根本上抑制金属腐蚀反应。
一、核心工作原理:“电位监测-对比-调控”闭环
恒电位仪的工作逻辑基于“阴极保护的电化学本质”——通过向被保护金属输送电子,使其成为腐蚀电池中的阴极,而自身不被腐蚀。具体闭环流程如下:
电位采集:系统中的“参比电极”实时检测被保护金属的实际电位,并将模拟/数字信号传输给恒电位仪;
信号对比:恒电位仪将采集到的“实际电位”与预设的“保护电位”进行对比,判断当前状态;
自动调控:若实际电位高于阈值,恒电位仪增大输出电流/电压,补充更多电子;若实际电位低于阈值,则减小输出;
持续供电:调控后的低压直流电通过回路输出—负极接被保护金属,正极接辅助阳极,形成完整保护回路。
二、核心分类:按“智能程度”划分
根据控制精度、功能复杂度,主流恒电位仪可分为两类,核心差异体现在 “调控方式”与“运维便利性”:
普通恒电位仪以“手动调节”或“简单自动调节”为主,无数据存储/远程控制功能,依赖人工巡检调整参数;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率低,适用于小型金属结构、环境稳定的场景。
智能恒电位仪搭载数字化芯片与算法,支持自动精准控电位、数据采集存储、远程通信、故障自诊断,保护精度高、运维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环境波动大、需远程监控的场景
三、关键技术参数(选型核心依据)
选型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参数,确保匹配被保护结构的防腐需求:
输出范围:包括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需根据被保护金属的表面积、电解质电阻率确定;
电位控制精度:智能款通常≤±5mV,普通款≤±20mV,精度越高,越能避免“欠保护”或“过保护”;
输入电源:适配工业电网,常见220V AC或 380V AC;
保护电位设定范围:需覆盖目标保护区间;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湿度、防护等级。
四、典型应用场景
恒电位仪的应用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适用场景高度一致,核心覆盖需要长期、高效防腐的金属结构:
长输油气管道;石油化工储罐;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电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