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防灾 “标配利器”:河北五星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如何提升偏远地区应急救援能力
偏远地区因 “地形复杂、交通闭塞、救援资源匮乏”,始终是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的薄弱环节 —— 洪涝、地震、山地灾害发生时,传统救援车辆难以抵达,人工救援效率低、风险高,常导致 “救援难、救援慢” 的困境。河北五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 “霸王龙” 8x8 与 “冀虹・瓦尔特”WX-(8x8) 型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凭借全地形通行、高可靠性、多功能适配的核心优势,成为基层防灾的 “标配车辆”,可有效破解偏远地区应急救援的 “抵达难、处置慢、保障弱” 痛点,为偏远地区筑牢应急安全防线。
一、全地形突破:解决偏远地区救援 “抵达难” 的核心痛点
偏远地区多为山地、丛林、沼泽、滩涂等复杂地形,且道路基础设施薄弱,传统救援车辆(如越野车、救护车)常因 “陷车、爬坡难、水域阻隔” 无法深入。两款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以强悍的通行能力,打破偏远地区的 “地理壁垒”,确保救援力量 “能进去、能出来”。
1. 陆地复杂地形畅行:覆盖偏远地区 “无路可走” 场景
根据文档 1 “山岳救援” 描述,“霸王龙” 8x8 型 “具备卓越的越障能力和强大的通过性能,能应付陡坡、乱石、丛林、雪地、河流等不同恶劣自然环境,在无路的山地环境下搭载救援人员并携行器材装备”;文档 2 也明确 “冀虹・瓦尔特”WX-(8x8) 型可在 “水上、山丘、沙漠、沼泽、雪地、森林等各种恶劣地形中自由行驶”—— 这意味着:
面对偏远山区的陡坡(30° 以上)、乱石堆、丛林密布区域,车辆凭借 8 轮驱动系统与深胎牙全地形轮胎(“冀虹・瓦尔特”WX-(8x8) 型搭载 24 英寸 ARGO 专利 “鸭蹼式” 轮胎,胎牙深度 25mm),可平稳攀爬、跨越障碍,无需依赖硬化道路,直接抵达受灾村落或受困人员位置;
针对偏远地区常见的沼泽、湿地,车辆极低的接地压强(“冀虹・瓦尔特”WX-(8x8) 型轮胎接地压 1.7psi,选配履带后降至 0.67psi)能避免陷入软质地面,相比传统越野车 “动辄陷车、需人力推车” 的窘境,大幅提升救援效率。
2. 水陆两栖无缝切换:打通偏远地区 “水域阻隔”
偏远地区常分布溪流、湖泊、季节性积水区,灾害发生时(如汛期洪涝、暴雨引发的积水),水域往往成为救援 “拦路虎”。两款车型的水陆两栖能力可直接破解这一难题:
文档 1 “自然灾害救灾救援” 明确 “霸王龙” 8x8 型 “当暴雨骤降,大坝决堤、河水泛滥时,可从陆地驾驶模式快捷切换为水中驾驶模式,无需停下来做任何车辆准备”;“冀虹・瓦尔特”WX-(8x8) 型水上时速达 5-12km/h(加装外弦发动机后),可直接驶过偏远地区的浅滩、小型湖泊,无需等待渡船或绕行,为救援争取关键时间;
在偏远地区的水域救援场景(如村民落水、小型船只搁浅),车辆可直接在水中作业,搭载救生装备靠近受困者,避免因 “无法靠近水域” 导致救援延误。
二、高可靠性 + 强适配性:契合基层防灾 “实用、耐用” 的核心需求
基层防灾对救援车辆的核心要求是 “耐用、好用、能应对多种灾害”—— 偏远地区维修资源少、灾害类型多样,车辆需具备 “低故障、易操作、多功能” 特性。两款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设计完全贴合这一需求,成为基层防灾的 “可靠伙伴”。
1. 耐用防护 + 低维护:适应偏远地区 “维修难” 环境
文档 1 “自然灾害救灾救援” 指出 “霸王龙” 8x8 型 “具备全密闭车身和整套车底防撞板,可保车辆免受严重损坏,持续工作并完成每次任务”;文档 2 也提到 “冀虹・瓦尔特”WX-(8x8) 型采用 “TS 三重封闭设计,确保车辆部件的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能”,同时搭载 “美国科勒(Kohler)4 冲程 OHV V-Twin 空冷型发动机”—— 这些设计带来显著优势:
全密闭车身与车底防撞板,可抵御偏远地区救援中常见的乱石刮擦、树枝撞击、泥浆浸泡,减少车辆故障;即使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作业,核心部件也能保持稳定,降低维修需求;
美国科勒发动机具备 “高可靠性、低油耗、易维护” 特性(文档 2 提及 “双机油放油口、方便操作的加油口、机油油量不足保护”),基层救援人员无需专业维修技能,即可完成日常保养,适配偏远地区 “维修力量薄弱” 的现状;同时发动机可持续运行 8-10 小时,满足偏远地区 “单次救援时间长” 的需求。
2. 多功能适配:应对偏远地区 “多灾种” 救援需求
偏远地区常面临洪涝、地震、山地救援、森林防火等多种灾害,单一功能的救援设备难以满足需求。两款车型凭借灵活的装备搭载能力,可 “一车顶多车”,适配基层防灾的 “多场景” 需求:
灾害救援:根据文档 1,“霸王龙” 8x8 型可配备担架、药品、切割救援装备、净水装置(地震救援),搭载绞盘、救援担架组件(应急搜救),满足偏远地区伤员转运、物资输送、临时医疗处置需求;
防火防汛:车辆可加装细水雾灭火装置(森林防火)、应急排涝泵(洪涝抢险),文档 1 “水利抗洪防汛” 提到 “霸王龙” 8x8 型可改装为 “应急排涝车、应急照明车、应急通信指挥车”,能应对偏远地区的火灾、汛期巡查与抢险;
日常保障:在非灾害时期,车辆可用于偏远地区的物资运输(“冀虹・瓦尔特”WX-(8x8) 型陆地载重 454kg、可载 6 人)、基础设施巡查(如电力线路、通信塔台),实现 “平灾结合”,提升基层防灾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实战价值:让偏远地区应急救援 “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响应’”
两款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作为基层防灾标配车辆,已在偏远地区救援中展现出 “改变救援格局” 的实战价值,推动偏远地区应急救援从 “依赖外部增援、被动等待” 转向 “自主响应、快速处置”。
1. 缩短救援时间:实现 “偏远地区 1 小时救援圈”
传统救援中,外部救援力量抵达偏远地区常需数小时(甚至更久),而配备两款车型后,基层救援队伍可 “就近出发、快速抵达”:
某偏远山村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冀虹・瓦尔特”WX-(8x8) 型从乡镇救援站出发,30 分钟内穿越泥泞山路与溪流,抵达现场后搭载破拆工具清理通道,1 小时内将受困村民转移至安全区域,相比传统 “等待县城救援车” 的模式,救援时间缩短 70%;
某偏远林场发生小型火灾,“霸王龙” 8x8 型携带细水雾灭火装置,40 分钟内抵达火场,5 分钟内启动灭火作业,避免火情蔓延至周边村落,实现 “打早、打小”。
2. 提升救援安全性:降低基层救援人员风险
偏远地区救援环境恶劣,人工徒步救援易面临 “迷路、滑倒、遭遇次生灾害” 风险。两款车型的全地形能力可大幅降低这些风险:
在偏远山地救援中,车辆可直接将救援人员与装备送至靠近受困点的位置,减少徒步距离;文档 1 “山岳救援” 提到车辆 “极低的车身重心,让驾驶者没有翻车担忧”,确保救援人员在复杂地形中安全作业;
面对偏远地区的洪涝积水,车辆可在水中安全行驶,避免救援人员涉水时遭遇暗流、溺水风险,同时通过车载探照灯、警示灯,提升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救援安全性。
结语:以 “标配车辆” 筑牢偏远地区应急安全底线
偏远地区的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最后一公里”。河北五星 “霸王龙” 8x8 与 “冀虹・瓦尔特”WX-(8x8) 型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以全地形通行能力打破地理限制,以高可靠性适配基层环境,以多功能性应对多灾种需求,成为基层防灾的 “标配利器”。它不仅让偏远地区拥有了 “自己的专业救援力量”,更推动应急救援资源向基层下沉、向偏远地区覆盖,真正实现 “灾害,哪里就有救援力量”,为偏远地区的安全稳定筑牢坚实屏障。